找到193条结果

  • 围肝门外科技术是通过术前精准的影像学评估,采用最合理的外科路径与技术手段处理发生在第一肝门及其周围的外科疾病。围肝门胆道外科胆道外科的难点与焦点领域,汇聚了多种胆道外科疑难复杂病症,例如肝门胆管癌、肝门胆管癌栓、肝门胆管狭窄、肝门胆管囊肿、肝门胆管结石、侵犯肝门的胆囊癌等。无论良恶性肝门部胆道疾病,都具有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血、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如肝门胆管狭窄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再狭窄率超过10%[1]。而肝门部恶性肿瘤更有根治性切除率低的特点,目前肝门胆管癌切除率仅为45-66%[2],其中IV型肝门胆管癌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的禁区,且术后极易复发。围肝门外科
    王坚 主任医师 2015-07-26 20:20:33
  • 胆囊应该保留   在胆结石手术方面,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切除胆囊(胆囊切除术)和保留胆囊(保胆取石术)之争。 胆囊切除术的理论依据为德国医生Langenbuch在1882年所创的“温床学说”,认为胆囊是结石形成的“温床”,必须切除方可根治胆囊结石。但是,胆囊切除术真的是一种完美的治疗方法吗?我国胆道外科的老前辈冉瑞图教授、王训颖教授以及黄志强院士都曾对“温床学说”提出了异议。如果说100多年前医生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只能切除胆囊挽救患者生命,那么近20年来随着内镜技术飞速发展,医生视野延伸到了人体各个空腔脏器中,难道我们仍然可以无视胆囊切除的诸多弊病吗?   实践
    史建忠 副主任医师 2016-01-09 21:53:47
  • ;③胆总管结石过多过大需多次ERCP的患者。此方法同时微创解决胆囊疾病和胆管结石,又可保留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避免多次内镜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不足之处是T管留置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避免T管留置的主要办法有经胆囊管探查胆道胆道探查一期缝合。 (2)十二指肠镜+腹腔镜,适合胆总管直径≤1.0 cm,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留置T管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导致术后发生胆管狭窄。因此,应以选择十二指肠镜+腹腔镜为宜。严重感染先行ENBD胆道减压,改善患者状态,再择期手术,降低手术风险。还有利于术前发现一些特殊的胆道变异,LC术中利用ENBD行胆道造影预防胆管损伤。 (3)腹腔镜
    黄安华 副主任医师 2017-03-15 10:17:28
  • 胆道作为人体的三大排泄器官之一,而且是一条独一无二的管道,近年来备受医疗界关注。在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成为金标准的情况下去研究保胆手术还有意义吗?意义就在于胆囊切除之后胆囊还能再生吗?既然胆囊不能再生那么胆囊功能可以完全被胆管取代吗?既然胆囊功能不能完全被取代那么胆囊的存在是否就有意义?所以保胆和切但争论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在什么情况下胆囊是需要的?在什么情况下胆囊不需要了?而不是简单的一概而论!
    2017-11-30 14:46:36
  • 上世纪70年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以及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出现开启了胆道外科内镜治疗之门,此后进入80年代,随着腹腔镜在胆道外科的临床应用,使该领域进一步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微创化。当今内镜和腹腔镜已在众多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治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将内镜和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又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胆道外科疾病范围,并针对不同胆道疾病形成了完善的系列性治疗方案。肝外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其中胆囊结石占79.9%,肝外胆管结石占6.1~4.7
    王帅 主治医师 2018-12-11 15:08:17
  • 第14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 暨2010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 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会、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协办的“第14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肝胆外科论坛”于2010年11月19日-2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欧美、亚洲和澳大利亚及港台专家13名,院士5名,国内老中青三代一线专家176名,吸引了国内外1000余名代表参会,共收到论文242篇。会议共举办了35个专场,包括116人次专题演讲,25人次自由论文
    李可为 主任医师 2019-08-27 10:05:14
  • 摘要:胆道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存在许多困惑和难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不断涌现,胆道外科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主要介绍胆道外科领域的几种重要疾病,如胆道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胆石症等治疗进展,并围绕胆道外科疾病当前热点与难点,提出一些看法,与同道共议。关键词:胆道疾病;外科手术;进展胆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以微创、内镜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进步及以多学科团队、加速康复外科为代表的理念更新,胆道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但胆道恶性肿瘤、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等疾病仍是胆道外科的主要和复杂问题。笔者围绕胆道外科疾病当前的热点和
    刘军舰 主治医师 2020-02-09 15:15:02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博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中心博士后。曾获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美国生物医学自由基学会“青年学者奖”,第十二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和《中国医药科学》编委,《中华老年多器官病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国家教育部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专家。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理事专业和特长:普通外科,胆道外科,内镜外科(腹腔镜,单孔腹腔镜,胆道镜)特别是胆道系统结石病:肝内胆管结石病
    凌晓锋 主任医师 2018-08-29 23:07:33
  •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高残石率、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迄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随着胆道内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的发展及辅助配件的改进,胆道内镜对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治疗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手术辅以胆道内镜技术,与单纯的肝切除、括约肌切开取石、胆肠内引流等措施相比,胆道内镜取石术(CSL)能够在取净结石的同时保留肝实质、保存十二指肠括约肌功能,弥补了完全依赖手术治疗法的不足,在大大降低残石率、复发率的同时又保留了有功能的肝组织,实现了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愿望。ERCP技术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更为理想的途径,该方法是胆道内镜微创的典型代表,已可以代替某些胆道外科手术,给胆道外科带来新的
    杨玉龙 主任医师 2018-08-25 23:31:16
  • ;1958年,在国际上首次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开创了应用肝外科技术解决胆道问题的新途径;1962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发性胆管结石及其有关问题》;1963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肝胆外科专科,建立了当时颇具规模的实验室。这一基地,成为我国几代胆道外科医生的摇篮,在我国胆管结石的外科防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1975年,主编了第一部《外科手术学》与《胆道外科》;1985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创建了肝胆外科,并很快使之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肝胆疾病治疗的技术中心;……黄院士取得的大量成果不仅改善了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 ,且提高了损伤性胆道狭窄、肝门部胆管癌等其他肝胆疾病
    梁华刚 健康号 2018-11-27 15:53:2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