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326条结果

  • 一、神经介入是什么?脑血管病的传统治疗手段就是药物和外科手术,这是二条生命保障线。对脑血管病病人,神经介入则是第三条生命线。神经介入医学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介入医学即介入神经放射学,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人体的动脉都是相通的。神经介入实际是利用了人自身的血管管道治疗,从大腿根部的腹股沟处穿刺股动脉,伤口只有大约一个小米粒大小,导管由此进入,建立
    周广怡 副主任医师 2019-03-11 07:56:34
  • ,是国内首个商业化的全套支架取栓器械,这也是心玮医疗的核心产品,从财务收入上看,2021年上半年,心玮医疗营业收入达3012万元,毛利率1905万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1287%。沛嘉医疗2021年上半年,来自神经介入产品销售收入4231万元,较2020年同期录得的约人民币1424百万元增加197.1%。2021年上半年归创通桥神经血管介入营收4291万元。神经介入市场将呈现网状增长,基层是关键随着国内几家头部企业开启高速商业化变现,国内神经介入进入市场大开拓的下半场征程。神经介入介入瓣膜虽然都同样火热,但是经介入赛道的增长逻辑却有所不同。神经介入的特殊性决定神经介入市场将呈现网状市场而非中心
    动脉网 健康号 2021-12-23 11:35:27
  • 治疗的最优组合。而归创通桥基于术式需求及其产品线,推出了取栓支架、颅内支持导管、球囊导引导管“BADDASS技术三件套”。另一方面,众多同类型国产神经介入产品获批,导致神经介入市场竞争白热化。例如,弹簧圈已有9款国产产品上市、神经介入用微导管已有至少10款国产产品上市。数据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除了部分产品同质化,还有部分产品仍是海外企业垄断格局。例如,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国内企业中仅有禾木生物获批,其他企业产品还处于临床试验或其他阶段。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健适医疗与全球顶尖的介入企业Penumbra达成战略合作。Penumbra获得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颅内血栓抽吸系统已在国内实现大规模应用
    动脉网 健康号 2021-12-08 10:33:55
  • 2018年公立医院出院病人转归情况来看,脑血管疾病的出院人数达到567万,在疾病构成中占到6.48%。其中颅内出血超过72万人;脑梗死373万人;大脑动脉闭塞和狭窄8.7万人。而在疾病花费上来看,脑出血省属医院的人均医药费用是25480万元,脑梗死是14117元。在微创介入领域中,神经介入被誉为是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这意味着神经介入领域难度非常大。神经介入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神经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利用特殊的导管到达颈部或者颅内
    动脉网 健康号 2020-08-17 09:31:32
  •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百万,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关键时刻,全球医生也展开连线,交流抗疫经验体会,团结协作,共渡难关。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下午4点,美国神经介入外科学会(SNIS)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网络会议,邀请来自中国、意大利和美国本地的4位医生,分享新冠疫情期间神经介入医生如何坚持开展神经介入工作和进行自我保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洪韬教授受邀介绍了中国神经介入医生抗疫的经验,并解答听众提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洪韬会议由SNIS教育委员会主席,新奥尔良欧奇斯能医疗中心神经介入医生James Milburn主持。当日会议原定1小时,因为问题过多,最终延长至近3小时,峰值时有
    洪韬 副主任医师 2020-09-27 14:59:40
  • 开展了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自去年9月底以来,手把手教授了第一师医院的3名神经外科医生,基本掌握了神经介入材料、操作技术,神经系统专业知识、并发症和防治处理能力,为第一师医院后期即将开展的新型血管造影机(DSA)及外科复合手术室的成立,储备了人才和技术,为第一师医院进一步开展高难度、更精细、微创的神经介入创新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定坤 副主任医师 2018-07-11 17:05:13
  • 今日话题:神经介入通路建立基本技术和导管选择在2023年的东方脑血管病大会(OCIN)上,我们分享了“神经介入通路建立基本技术和导管选择”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术者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看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稳定的通路是治疗的基石。其中,同轴技术和交换技术功不可没,这为我们克服颅内外复杂蜿蜒的血管解剖,安全的进行颅内外病变的诊治提供了无限可能。尽管神经介入材料的突飞猛进和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大提高了医生解决颅内外复杂病变的能力。但是,在偏远的地区,甚至一线城市的一些基层医院,仍然时常面临设备落后(诸如,单臂DSA、单臂转动范围受限、没有3D
    赵开军 副主任医师 2023-11-16 11:12:26
  • 广阔的前景。“神经介入,是指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支持下,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学科。”郭新宾教授称,这里所说的神经系统血管疾病,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缺血性疾病,如脑梗塞、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夹层、急性脑梗塞、静脉窦血栓或狭窄、烟雾病等;第二种是出血性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鼻出血等;第三种就是脊髓血管疾病。郭教授称,神经介入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它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由于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神经介入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神经介入技术的应用,郭新宾教授举了几个例子。  介入治疗
    郭新宾 副主任医师 2018-10-09 17:30:42
  • ,获得永久闭塞。另外,通过液体栓塞材料,医生能够通过介入栓塞的手段或介入栓塞加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截至目前,全球市场仅有美敦力、神平医疗等少数几家企业的液态栓塞系统获批上市。其中,神平医疗的LAVA于2021年5月获欧盟CE认证,是我国神经介入同类型产品器械出海的“第一张证”。另外,LAVA在安全性、显影性与弥散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体来说,LAVA采用非粘附性材料,注射阻力小,拔管更轻松、便捷和安全;其材料使用了特有低粘度配方,型号也最齐全;LAVA具有更好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可深度渗入病灶,到达微细血管远端;LAVA的钽粉更细,沉降更缓慢
    动脉网 健康号 2023-04-28 10:33:48
  • 非常仔细地查看了她的影像片子和病历,充分掌握她的病情。肖阿姨事后回忆说:“专家就是专家哦,金主任给我看片子真的——很——仔细,之前见到的医生都不像金主任这么认真、这么细致,一根一根的血管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经过详细诊断评估,金永健认为她病情较重,经阅片判断她大脑中动脉狭窄率超过80%,建议及时进行介入手术治疗。金永健召集科室介入组唐玺和博士等专家会诊讨论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随后,在金永健的指导下,唐玺和博士主刀为肖阿姨实施神经介入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唐玺和博士介绍:“术中我们由股动脉置入神经微导管,按照血管走行小心谨慎操作,到达大脑中动脉的狭窄区段,首先释放微球囊对管
    金永健 主任医师 2023-05-19 15:13:17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