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彭彪 主任医师 点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神经外科

展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神经外科

胶质母细胞瘤 颅内肿瘤 听神经瘤 神经系统肿瘤 脑干肿瘤 垂体腺瘤 小儿椎管内肿瘤
擅长: 神经外科良恶性疾病,尤其擅长神经系统肿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疑难病症的诊治。
简介: 彭彪,男,江西遂川人。1982年本科就读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3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师从德高望重的显微神经外科专家朱贤立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师从显微神经外科专家赵洪洋教授。1993年就职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历任神经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5年担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2010年因工作需要调动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创立神经外科并担任科主任。历任广州军区脑病中心客座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

彭彪教授熟练掌握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及疑难危重症的诊疗技术。在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及脊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中,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率先在广东省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及显微血管减压术。创新的将术中B超和神经显微手术联合运用于颅内肿瘤的治疗,疗效显著,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在颅底肿瘤显微外科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开拓治疗新思路,探索手术新方法,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使许多患者得以康复,重点体现在1)鞍区肿瘤手术处理的创新。常规翼点入路手术的优化;神经内镜技术与翼点锁孔技术在鞍区肿瘤手术的应用;经鼻蝶入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在鞍区垂体腺瘤的应用。该项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2)疑难技术的开展。如采用扩大颞下入路方法,切除海绵窦,岩尖,上斜坡肿瘤;采用小脑远外侧入路切除岩尖、桥小脑角肿瘤;枕下小脑幕上入路切除三脑室后部肿瘤;枕下后正中入路切除脑干肿瘤;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的肿瘤全切除和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存等。3)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该项技术省内领先,并多次到省内外医院进行技术的指导;4)创新性的开展CT引导下I125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胶质瘤,这已成为我院特色治疗手段之一。彭彪主任至今手术治疗颅内复杂肿瘤千余例,治愈率达95%以上,技术处于国内和省内先进水平。每年神经外科查房次数达100余次。每年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次数达50余次。会诊指导的医院辐射广东省、江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地。

彭彪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科研工作。熟悉掌握神经系统各项诊疗技术,科研重点在于神经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技术的创新。主持开展翼点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的鞍区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为实践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及“锁孔”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持开展术中B超技术的应用与颅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结合,创新性的解决了术中海绵状血管瘤难以定位的问题,并能术中动态观察血管瘤的切除实况。主持开展胶质瘤恶性表型相关基因的筛选及新基因的功能研究,从分子水平解释胶质瘤的恶性特征,并寻找胶质瘤恶性表达的相关新基因及其功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发表SCI文章。创新地主持新技术的开展,如“锁孔”技术、经鼻蝶入路技术、CT引导下粒子植入术等,技术处理省内领先水平,大大促进我院神经专科的发展。目前彭彪教授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在SCI、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彭彪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教学工作,作为广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潜心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与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与临床工作,至今已培养硕士生3名。并担任肿瘤学硕士研究生班的理论教学工作。作为知名神经外科医生,工作以来,一直带教进修医师临床与理论指导工作,至今已培养进修医生10余名。每年不定期受邀到进修医生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指导工作。

出诊时间:

1)星期一,全天

2)星期三,全天

"> 彭彪,男,江西遂川人。1982年本科就读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3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师从德高望重的显微神经外科专家朱贤立教授;2006年博士毕... 更多
图文 视话 服务包
问诊量 暂无

在线问诊

  • 图文问诊

    70人已邀请
    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进行问诊
  • 视话问诊

    暂未开通

    预约时间与医生进行电话、视讯问诊

在线问诊须知

1、医生开通图文问诊服务:您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进行问诊, 医生利用业余时间为您解答。

2、医生开通视话问诊服务:在预约时间内,医生根据候诊顺序,通过电话、视讯与您进行沟通。

3、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具体诊疗需前往医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