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抽丝剥茧,斑中之王—黄褐斑

2021年11月03日 372人阅读

导语:《2021年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患者:OH MY GOD,黄褐斑竟然被称为斑中之王,为什么为什么?我脸上的斑也是黄褐斑吗,听起来好吓人。
皮肤第五诊室:
没有错,若论面部的色素斑,黄褐斑可是斑中之王当之无愧的人选。
黄褐斑以其易复发,难治愈,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高的特点,成功跻身为广大女性患者和医生棘手问题的前列。
但是,在着手对付黄褐斑的时候,一定要先认清楚它!黄褐斑通常对称分布于面颊、前额及下颌,呈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有经验的医生一眼就认出来了。注意,还应该与炎症后色素沉着斑、褐青色痣、太田痣、黑变病等进行鉴别。
 
患者:感觉我脸上的斑就是黄褐斑,好难过,为什么就我有黄褐斑呢?
皮肤第五诊室:
每一个黄褐斑的患者几乎都会问,为什么就只有自己有呢,别人都没有。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黄褐斑的三大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简而言之,就是,有黄褐斑家族史,不防晒、经常受太阳照射,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诱发和加重黄褐斑。
 
 
患者:要哭了,那我现在该怎么治疗呢?
皮肤第五诊室:
别哭别哭,还是有得治的,快拿出小本本记下来。
基础治疗:
1)避免诱发因素:重在预防,生活中需要避免日照,减少烹饪热/职业热接触,避免使用劣质化妆品、服用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及光敏药物。此外,还需要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的心态。
2)修复皮肤屏障:使用透明质酸、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对维持皮肤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对黄褐斑的防治有益。
3)防晒:长期使用日光防护指数(SPF)≥ 30、UVA防晒指数(PA)+++的广谱(UVA + UVB + 蓝光)防晒剂,对控制黄褐斑的发生发展更有效。
4)美白类护肤品:研究显示,含甘草提取物、左旋维C、4⁃N⁃丁基间苯二酚、白藜芦醇、谷胱甘肽等成分的美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可用于黄褐斑的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功效性及安全性,经过临床验证的美白类护肤品。
 
插入图片
 
 
患者:我懂了,但是我在网上搜到可以用光电治疗黄褐斑,适合我吗?
皮肤第五诊室:
问得非常好,光电确实可以治疗黄褐斑,但一定要分清楚类型。
活动期黄褐斑:避免光电治疗及化学剥脱术,应选择基础治疗配合系统药物治疗。
(活动期是指:近期有皮损面积扩大,颜色加深,皮损泛红,搔抓后皮损发红等症状的人群)
1)系统药物:口服氨甲环酸,用药 1 ~ 2 个月起效,建议连用 3 ~ 6 个月;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口服谷胱甘肽。
2)外用药物,包括氢醌及其衍生物(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维A酸类、壬二酸等。
(注意: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稳定期黄褐斑:在系统及外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化学剥脱术、光电等综合治疗。
1)化学剥脱术:常见的化学剥脱剂包括果酸、水杨酸、复合酸等;每2周1次,4 ~ 6次为1个疗程,第4 ~ 6 周效果较为明显。
2)光电治疗:主要包括Q开关激光、皮秒激光、非剥脱点阵激光、射频及强脉冲光等;;每月1次,3 ~ 5 次为1个疗程。
 
注意:单一、反复光电治疗易导致色素沉着、色素减退/脱失以及复发等,因此不推荐光电治疗作为临床长期维持手段,连续光电治疗次数不超过15次,间隔 1 年后可考虑重复治疗。
 
吴教授:关于黄褐斑,我们已经从它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预防以及治疗方面进行了层层分析,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 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54(2):110-115
【2】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应用指南专家组. 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的应用指南[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33(11):1229 ⁃ 1231.
【3】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 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18(4):372 ⁃374.
【4】张琼予, 孙东杰, 涂颖, 等. 黄褐斑的临床分期[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24(4):274 ⁃ 278
【5】EH, Kim YC, Lee ES, et al. The vas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melasma[J]. J Dermatol Sci, 2007,46(2):111-116.
【6】Handel AC, Lima PB, Tonolli V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facial melasma in women: a case ⁃ control study[J]. Br J Dermatol, 2014,171(3):588⁃59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