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灾难降临

2022年01月04日 99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在感染控制环节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围手术期预防措施,备皮,手术室管理,消毒铺巾,静脉应用抗生素,合适的皮肤切口,切口的处理,皮肤坏死处理出院后的预防及生效

2. 为手术期预防措施需要排除潜在的隐性感染灶。(特别是口腔、五官和泌尿道)。

3. 特特别关注感染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真性肥胖,高龄体弱,营养不良,免疫状态低下,免疫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局部因素,比如既往膝关节手术史以及瘢痕形成。

4. 术前应用抗生素:

1)应用抗生素的时机:静脉给药半小时内,血压浓度达峰。半衰期长,有效抑菌时间大于6小时。可以选择一代或二代的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

2)应该选择哪种药物:选择抗菌谱广,覆盖骨科常见的致病菌。手术时间长者,可以在放开止血带前中补充抗生素,使得伤口血肿内抗生素浓度达到最大值。:3)应用的时间: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24~48小时。

5. 皮肤切口的处理:1)保护好膝关节血运;2)不要做皮下分离,保护好深筋膜;3)拉钩轻柔,全层缝合。

6. 该如何诊断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早期的感染诊断包括:发热,关节红肿,热痛,皮温关节静息痛或者持续性疼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迟发型感染(术后一年以上发生的感染):很少有急性炎症表现,主要以疼痛为主。静息痛,刺痛或跳痛。

7.实验室检查

1ESRCRPPCT 因为炎症观察指标

其中CRP术后三周应回返正常值,ESR异常增高可以持续相当于长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达到6个月以上,但总体是呈下降趋势。

如果三者均增高可以作为疑似感染的重要依据,但不能作为诊断的确切依据。

2)分子生物学检查IL-6(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假体感染时持续升高,>10Pg/MI

8.影像学检查:

X线:术后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X线检查,可以诊断假体下沉松动局灶性的骨溶解骨内膜,侵蚀骨髓,腔内侧骨皮质不规则的吸收,出现花边养或扇贝状骨吸收

关节造影或瘘管造影

9.细菌学检查

1)关节液穿刺培养敏感性60%,阳性预测值15%

2)关节穿刺液细胞计数与培养 :白细胞计数大于500/UI,诊断感染冲洗液培养敏感性60%,阳性预测值15%。假阳性性比较高,容易污染。

3)细菌培养:通常被认为细菌培养是诊断感染的金指标,但大批文献显示培养并不可靠。

4)冰冻切片:大于等于5/HP中性粒细胞(3-5个视野)。敏感度84%,特异性96%,阳性预测值98%

10.治疗原则:

(一)保留假体,浅表感染:

1)早期发现;细菌毒性低;有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假体良好,无假膜形成。

2)给予彻底清创,更换垫片,静脉应用抗生素6周,然后口服4~6周。(成功率比较低)

(二)一期翻修:直接取出假体和所有的异物,彻底清创并植入新的假体

(三)二期翻修:直接取出假体和所有的异物,彻底清创;采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40毫克含庆大霉素的骨水泥2包,加入万古霉素粉剂1000~1600毫克,调和以后,根据膝关节间隙大小捏成间隔形状);静脉应用抗生素6周以后改为口服;感染控制以后,再行关节置换;成功率可以达到90%

(四)假体取出成型术或融合术。

1) 清创去除所有的假体和异物;旷置或进行融合术。

2) 合免疫力低下,有大量的骨缺损,关节周围肌肉缺失和经反复清创难以控制的病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