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脊柱微创手术 这些你都知道了吗?

2021年03月13日 82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家介绍:张昊,主任医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广东医科大学及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在国外专门研修脊椎手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上颈椎外科疾病的诊治,颈椎退变疾病的治疗和脊柱微创技术。开展了深圳市首例寰枢椎脱位经口咽松解、后路固定术,广东省首例颈椎椎体肿瘤En-bloc切除、3D打印定制金属椎体假体重建术。

脊柱微创手术代表了脊柱外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追捧,由于脊柱微创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正确地评价各种技术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在合适的病人身上选择合适的脊柱微创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微创手术的优势,以更小的创伤获得更快的恢复,同时疗效又不亚于开放手术。

常见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有哪些?

脊柱外科的微创手术有三大类,每种手术都有相应的手术指征,需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当然还有一些类别的手术由于缺点比较多,因此开展得比较少。 第一类是经皮穿刺的技术,就是用一个针从皮肤里面穿进去做一些手术。经皮穿刺的技术主要包括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两种手术。如果发生骨质疏松性的骨折的话,那么这类病人我们可以做一个椎体成形术,就是用一个针穿进去往骨折的骨头里面打一些骨水泥,这个创伤很小,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做完手术就可以下地活动。经皮椎弓根螺钉就是打螺丝钉。骨折的病人以前要做个很长的切口,现在可能只要做一个两公分的小切口,从肌肉的间隙里面,就把这个螺钉打进去了,这样的话病人就可以更早起来,伤口就没有那么痛。还有一些其他的经皮穿刺,就是扎针的技术,包括现在经常在做的神经根阻滞。有些椎间盘突出,可以给他神经根旁边打点药水,有些颈椎病也可以这么做。另外还有一些病人可能需要做穿刺活检,现在可以在CT定位下去穿,穿得更准。这些都是经皮穿刺的微创的手术。


第二个是通道下的手术。有些病人腰椎间盘可能滑脱了,或者是严重的椎管狭窄,骨头拿掉许多会不稳定,所以说有些病人可能要去打螺钉的,这一类手术的话是不是打螺钉就肯定不是微创了,其实不是。脊柱外科的微创手术是可以在通道下做。所谓在通道下,本来要做一个十几公分的切口,肌肉往两边拨得很厉害。现在做一个小小切口进去,在肌肉跟肌肉的缝里面去做这个手术,同样可以把椎间盘拿掉,把神经做减压,然后把螺钉打进去。所以不要认为打螺丝钉了一定是大手术,不是这样子的。这个手术恢复也很快,病人第二天就下地了,3到4天以后就出院了。 第三个是用的是内窥镜,椎间孔镜有七毫米的镜子,同样是一个很小口子的手术,但是它有一个镜子伸到里面,通过一些设备,能摘除突出在外面的椎间盘。现在很多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做的,因为有很好的显微镜的设备,就可以放大四五倍,所以就看得更清楚,神经是哪里,哪里是椎间盘,不容易发生损伤,这样并发症更少。

脊柱微创手术就是不开刀,没有创口吗?

实际上,从外科医生的角度而言,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可以分成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因此,不开刀指的是保守治疗,而脊柱微创手术属于手术治疗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是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的,那么把脊柱微创手术解读成“开小刀”而把开放手术解读成“开大刀”是否正确呢?这种说法形象易懂,但只能是针对同一种疾病而言。目前来说,很多脊柱疾病都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技术,举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退行性脊柱侧弯的微创手术要比开放的椎间盘切除术创伤大出不少倍,所以上述说法一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具体到某一种疾病上去。所谓的微创不是小切口,不是说切个小口子就是微创。有的时候小口子可以是巨创,有的时候切口大,也不一定创伤就很大,所以微创是根据病人的损伤,来评价创伤的大小。

脊柱微创手术是介入治疗吗?

脊柱微创手术真正的精髓在于达到同样治疗目的,但是手术入路的相关损伤减小,例如开放脊柱手术多需要剥离肌肉、损伤韧带,而脊柱微创手术则通过经皮穿刺技术、经肌肉间隙入路等来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实际上,脊柱微创手术包括各种经皮手术、显微手术、通道手术以及各种组合,介入治疗如臭氧治疗、射频消融技术只是经皮技术的一部分,而且这一类技术往往适应证比较窄,只有选择合适的病例才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脊柱微创手术能治疗哪些疾病呢?

目前的脊柱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结核等方面都有很多应用,近年来在颈椎疾病和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微创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多进展。这个只能是就具体疾病进行具体分析,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但不是所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都可以微创手术;而一些复杂的疾病如退行性脊柱侧弯,也有一部分医生尝试将传统手术微创化,这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病例,另一方面,远期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开放手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一个既掌握开放脊柱手术又能够做脊柱微创手术的外科医生才能最好地把握脊柱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决策比切口更重要,所以说选择合适的病例才是脊柱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

什么样的脊柱疾病患者适合脊柱微创手术?

很多病人门诊一上来就提要求,“大夫,我不开刀,我只要微创!”。很遗憾的是,对于部分脊柱病变严重而又提出不切实际要求的病人,只能这样回答“您能不能做微创手术,既不是取决于我,也不取决于您,。您的病早点来看我,或许还有机会做微创手术。”任何的疾病都强调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对自己的健康抱有很大期望,就应该从平时做起、从预防做起。基于目前脊柱微创技术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讲,脊柱微创手术更适合于早期病变。

脊柱微创手术后,多久可以下地?

在开展一种脊柱的日间手术。日间手术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今天住院,然后下午手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这是微创手术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是要求患者术后立刻下床,或者第二天就必须要进行功能锻炼,这是一个误区。虽然说微创手术较开放手术创伤更小,不管是对肌肉组织还是间盘组织的创伤都较小,但是不代表微创手术后不需要康复。现在的观念认为,即使是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可以下地活动,但是不建议立刻就一切恢复如常,还是要把它当做一个手术,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  正常的微创手术,一般会要求患者手术后当天尽量在床上进行休息,那么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也就是可以出院了,也可以进行正常的日间活动,正常的生活自理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时不建议做锻炼。

脊柱微创手术后,多久可以锻炼?

在下床到术后2-3个月之间,这时候不建议过大的负重,不建议进行身体的功能锻炼。一般建议在手术后2-3个月,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身体功能的锻炼,力量的训练。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可以根据恢复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锻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