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老年性白内障相关热门问题汇总

2017年08月12日 224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什么是老年性白内障?


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晶状体透光质量下降,从而产生的视功能受损,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晶状体从人出生到老年,其物理性质都在发生改变,厚度和重量增加,因此几乎所有老年人或轻或重都会有白内障


2.白内障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


全身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药物史(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近视、吸烟、紫外线照射、内眼手术史等。


3.白内障的预防措施?


戒烟(很重要)、出门戴宽边帽或者佩戴防紫外线B的墨镜、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如不是必须情况,尽量避免全身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4.药物或保健品能否预防治疗白内障?


全世界眼科医生和医疗学会公认:尚无已知的药物可以消除白内障或阻止其进展,保健品或补充营养补剂也均无法预防和治疗白内障。


5.什么情况下可以做手术?


传统观念认为单纯白内障引起的矫正视力低于0.3可以做白内障手术。但是随着时代观念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往往无需遵循一个特定的视力数值,有改善视力和生活质量需求的,可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此外,如果白内障的存在影响了医生对玻璃体和眼底疾病的诊治,需要做白内障手术。(打个比方:白内障好比房间的窗户脏了,而玻璃体和眼底则好比房间的内部,医生无法从窗户外看到房间里面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把脏的窗户擦亮了才能看见里面)


6.手术采取什么麻醉方法?


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即在眼表滴麻醉滴眼液或者在眼旁打麻醉针即可。少数情况例如由于过于恐惧、帕金森等疾病,导致患者无法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配合手术,需要全身麻醉。


7.白内障术前需要做些什么检查?


全身情况和麻醉风险评估(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心电图等,如是全麻手术还需要胸片等);眼部评估(包括有无活动性炎症、视力、角膜条件、晶体状态、玻璃体和眼底检查、视觉电生理、眼压等);测量人工晶体度数。


8.术前需充分进行医患沟通的内容?


病史、用药史、手术史、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手术预后、人工晶体的选择、麻醉方式、费用等。


9.主流白内障手术方式是什么?


现在最常用以及最先进的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部分医院已开展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但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此方法有何益处或不足。特殊病例(如外伤导致的白内障、晶状体核特别硬的白内障等)需要使用传统的囊外摘除术(ECCE)。


10.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状体?


人眼的天然晶状体起着折射光线,使物象聚焦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白内障手术摘除了晶状体后,需要植入人工晶体替代这种聚焦的功能,否则术后则会变成超级远视。但也有特殊情况无法植入人工晶体,晶状体是安装在一个叫做“囊袋”的部位,一般情况下手术是不会损伤囊袋的,但是特殊情况的患者后囊有病变,导致囊袋容易破损,那可能晶状体就无法安装了,往往需要二次手术安装人工晶体甚至永远无法安装。


11.手术有哪些风险?


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术中或术后可能突发心脑血管意外(极少见);麻醉意外(极少见);脉络膜出血致视力丧失,眼球摘除可能(极少见),眼底动脉阻塞致暂时性或永久性视力丧失(极少见);人工晶体无法植入(少见);眼内炎(极少见);角膜水肿致视力暂时下降(少见);人工晶体位置异常需取出或调整位置(少见),继发性青光眼(少见);后发性白内障(常见,可激光治疗);术后视网膜脱离致视力受损(少见,但高度近视眼患者发生此风险较无近视眼患者高);黄斑水肿(少见);眼压过高或过低(少见)


12.术前有哪些并发症可能对手术结果有影响?


人眼好比一个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眼底则相当于胶片,如果只是单纯白内障则相当于镜头模糊了,换一个就可以,手术预后是很好的,但是如果白内障合并有其他疾病,可能降低手术的预后,例如:弱视、眼底病变、角膜营养不良、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病房里的几个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不一样,有的能恢复到1.0,有的几乎没什么变化,这都是取决于有无术前即已经存在的合并疾病。


13.用药史对白内障手术有没有什么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全身应用α-1拮抗剂,此类药物可能诱发术中瞳孔无法扩大,使手术无法进行,需术前停药。此外,尚无证据来建议正在进行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在白内障手术时应中断药物。


14.术后随访


术后第一次随访应在术后24~48小时内(此时一般尚未出院),复查的内容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下检查等。之后的几个月内仍应根据医师要求进行数次门诊复查,必要时做OCT等辅助检查排除眼底病变,一般4周后如果验光发现配镜还能进一步提升视力,则可以佩戴眼镜矫正视力,如果有相应并发症出现则需要进行相关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