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睡眠呼吸暂停与认知障碍

2023年07月11日 10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众所周知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一个人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功能简单来说就是人脑接受、处理、应用信息的过程,包括学习和记忆、语言、感知-运动功能、注意和执行功能、社会认知功能。睡眠和认知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睡眠的时间还是睡眠的质量都会影响认知功能;而认知障碍的患者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多种类型的睡眠障碍。

现实生活中有好多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27%);中国患各类睡眠障碍的人高达38.2%,高于世界水平。包括失眠、日间嗜睡、睡眠呼吸障碍、异态睡眠(如快动眼睡眠障碍等)、不安腿综合征、周期性肢动、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等。其中睡眠呼吸障碍比较常见,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紊乱,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为常见,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可达6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5次/小时以上 。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为诊断标准,我国约有1.76亿患者,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由于睡眠中缺氧、睡眠节律紊乱、微觉醒等容易导致患者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血管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增多,淀粉样蛋白等有害物质清除功能下降等,从而导致神经元功能下降或死亡,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尤其是注意力、记忆力、反应时间、精神运动性警觉、信息处理速度和执行能力。睡眠呼吸暂停与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我们一定要注意识别,从临床表现,到患者呼吸量表筛查,以及认知功能的筛查,有助于我们对患者的诊治。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我们首先要关注生活方式改变,包括1. 减重;2. 睡眠卫生:包括建立规律的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睡前限制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适当运动、合理膳食、避免睡前情绪激动以及保持卧室舒适的睡眠环境等。3. 危险因素控制:戒烟戒酒及慎用镇静安眠类药物。4. 共病失眠的治疗:共病失眠的OSA患者,推荐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CBTI包括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能缓解入睡困难,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并可长期维持疗效。另外还有以下方法:1. 持续正压通气CPAP:CPAP是OSA的一线治疗手段。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2. 口腔矫治器治疗。3. 位置治疗:位置疗法包括佩戴绑在背部的网球,背包或泡沫装置等,减少仰卧位的睡眠时间。4. 外科手术。5. 药物:目前尚缺乏对治疗OSA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等方法。当然对于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认知障碍患者我们也要关注原发疾病治疗和认知障碍对症治疗,包括(1)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 NMDA受体激动剂;(2)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处理:如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3)社会心理支持。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关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识别诊治,通过改善患者睡眠呼吸障碍,减少、预防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