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火锅三大“罪” 美食掉陷阱

2018年07月24日 750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日,有位朱小姐因为经常吃火锅肠子长出“痘痘”,大便时火辣辣的难受,以为是痔疮,接连几天都没有好转,只好到医院就诊,结果经检查诊断为肛周脓肿

火锅三大“罪”  美食掉陷阱

春节将近,火锅店的生意愈发红火起来,在寒冷的冬天,三五朋友聚在一起吃火锅,不仅气氛热闹,吃得也热火、暖和。可是,有些人一吃火锅脸上就会发痘痘,还有些人吃了火锅后肠子也发出“痘痘”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王振宜副教授介绍说,肛瘘是常见的肛肠疾病,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溃破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常经久不愈,脓肿反复发作、破溃或切开,由单纯性肛瘘变为复杂性肛瘘。肠炎性疾病、肿瘤、外伤也可引起肛瘘。而像朱小姐这样的情况,往往是火锅经常吃辣引起,因为直肠和肛门交接部位有6-8个形状类似朝天小水沟的肛窦,平时会分泌少量粘液来润滑肛门,以此保护肛门不被粗硬的大便擦破,正常情况下会肛窦会在排便时候关闭,但当受到辛辣刺激时,会导致局部充血而关闭不全,由此引起粪便和细菌掉入肛窦,导致感染,就是发生脓肿,形成所谓的的“痘痘”,一旦破溃就会流出“渍水”。

热气腾腾的火锅是冬季最受欢迎的进餐方式之一,但是一些不健康的吃法,让火锅成为很多疾病的诱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锅底、蘸酱太过辛辣

现在很多人到店里吃火锅,喜欢点辛的锅底、辣的蘸酱,简直无辣不欢,有些锅底里还有八角、桂皮、泡椒、葱、姜、蒜等香辛料,这些东西吃多了都容易上火。对口腔、咽喉、食管、胃肠道等都是一种不良刺激,肛肠部位也不例外。王主任指出,辛辣刺激的食物,除了会诱发肛周脓肿,肛瘘之外,痔疮、便秘或腹泻等也都容易发病。

所以,经常吃火锅的人要注意,不要经常吃辛辣的锅底、用辛辣的蘸酱,尤其是容易上火的人,不能耐受辛辣,就尽量不要吃太辣。

进食太烫

火锅吃的就是暖和,但是有些人本着趁热吃的原则,不管多烫都往嘴里送,有些人甚至烫得没感觉了还认为吃得舒畅。后果就是导致很多口腔、咽喉、食管和胃肠道的疾病多发,长期刺激,甚至还会诱发癌症。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其实吃火锅也一样。烫熟后的食物应该先放在碗盘里,稍微凉一会儿,待食物的温度不烫嘴了再吃。

肉食太多

对大多数爱吃火锅的人来说,最喜欢的就是涮羊肉、涮牛肉,以及一些大肉骨,肉食过多,蔬菜、主食太少,是吃火锅的一大弊端。营养不均衡,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食过多,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系数增加;蔬菜、主食(包括杂粮)进食太少,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会上升;此外,痛风、便秘等疾病也常因肉食吃太多而诱发。

所以,吃火锅时也要注意蔬菜、粮食和肉食的合理搭配,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其实,作为一种饮食方式,火锅是相对健康的,将食物煮熟了吃,少了油炒、油煎的过程,营养保留得也比较完整,比如清水锅之类,添加的调料也少。所以,只要吃法科学,经常吃火锅也无妨。但是,一些不良的进食方法,却将火锅推向了“批判桌”,蒙受“冤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中的利弊,将美味变得更加健康。

专家简介

王振宜(本报特约专家)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擅长保守和手术微创治疗各类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藏毛窦等各种肛肠良性疾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术后中医药防治,中医药促进难愈性窦道瘘管等创面愈合。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甘河路院本部);周一下午(青海路门诊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