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小儿易患中耳炎?

2021年09月24日 89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为什么中耳炎容易找小孩的麻烦?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白素娟

中耳炎是小儿耳鼻喉疾病中中最常见疾病,据不完全统计,中耳炎的发病率占儿童耳鼻喉疾病的30%左右,那么为什么小儿会这么容易患中耳炎呢?这要从耳的的结构和儿童的特点说起。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我们能看到和感知到的这部分就是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间这部分就是中耳了,再深的部分就是就是内耳。中耳主要的结构有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气房4个部分,我们常听到鼓膜这个结构就包含在中耳这个部分,是鼓室的外壁,是中耳最外面的一面墙,紧邻外耳道。剩下的就是前面说的咽鼓管,鼓窦和乳突气房这3个部分了。



    那么中耳炎为什么爱找小儿的麻烦呢?这还要从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说起
       在中耳的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就是咽鼓管,它是鼻腔和中耳的通道,如果上呼吸道有感染的话,就可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婴幼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鼓管平直,咽部细菌和分泌物容易逆行倒流到中耳鼓室。经咽鼓管感染是患中耳炎的重要原因。如婴幼儿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哺乳也容易造成咽鼓管的返流,引起中耳炎。另外还有儿童发育特点,在鼻咽部有个叫腺样体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一样都属于淋巴组织。腺样体的两侧就是咽鼓管鼻咽部开口。在儿童3-5岁期间,腺样体最容易增生肥大,因此一方面肥大的腺样体会直接压迫咽鼓管鼻咽部开口,另一方面腺样体藏匿细菌也是导致中耳炎易发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变态反应,就是过敏反应等也会引起中耳炎的发作。


 成人咽鼓管和儿童咽鼓管的对比


         得了中耳炎会有什么症状呢?
一般来讲小儿中耳炎最多见的是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就发展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有一种是中耳胆脂瘤,发病率没有前面的多,这里就不介绍了。


        我们主要说一下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以听力下降,鼓室积液为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表现就是听力下降自声增强,,小儿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有轻微耳痛,耳闷塞感,有时孩子会说耳内有声音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就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耳痛,小儿哭闹抓耳,发热,畏寒,倦怠,严重的小儿可有高热惊厥呕吐腹泻,大点的孩子会说耳痛,深部刺痛跳痛,还有听力减退及耳鸣,体温下降后会有耳流液体,初期为水样,以后为粘脓。慢性的会听力下降和耳流脓。

                              


得了中耳炎如何治疗呢?
最重要一点,一定要到医院就医
一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全身用药,抗感染,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滴耳,滴鼻,保持咽鼓管的通畅,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一般要治疗鼻炎,咽部炎症,腺样体肥大等,经过系统治疗不好转的,听力有下降的一般要做鼓膜置管术,有腺样体肥大的要同时做腺样体切除。


       那么我们怎样预防中耳炎呢?
1.增强孩子体质
2.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
3.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总是呼之不应,爱理不理的,看电视时总时爱开大声的话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听力。
4.科学育儿,正确哺乳,要将孩子抱起大约45度,斜抱孩子哺乳,避免平卧哺乳,避免呛奶等。
5.避免在不洁的水中游泳,避免呛水,更不宜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游泳。


参考文献: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主编孙虹,张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