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刮痧的好处 刮痧后有哪些功效

2017年04月24日 352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刮痧是中医里面有效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法。如何正确刮痧呢?其实刮痧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很多人对中医刮痧都存在一定的误解,刮痧的好处非常多,可以把身体里面的淤血散尽,还能改善皮肤!

刮痧的好处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那么刮痧的好处都有哪些呢?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镇痛疏通作用

头痛、颈、肩、腰、腿痛、风湿痛、腹痛、胃痛、神经痛等症,是最佳方法,效果神速。

也是刮痧针对疾病治疗保健列为首位法宝。

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

经常性疲劳性的困乏、神经衰弱,头晕、血压低,抵抗力下降造成的长期感冒,各种无名状低烧发热等等。坚持保健康复,自身的生理功能逐渐达到健康水平。

图片加载失败,点击重新加载
改善容颜、皮肤健康亮丽

女性不同时期采用刮痧护理或美容,可达到不一般的效果,青春痘没了;黑眼圈不见了;皮肤有弹性了;毛孔缩小了;祛斑作用;祛皱效果明显;黄脸婆变成红润健康色。

主要是加强了面部新陈代谢,活化了细胞,营养物质和水分迅速得到补充,防止皮肤老化。

调整身体分泌腺的机能

针对脑垂体、淋巴、肠胃分泌腺、男女性腺、胰腺、肾上腺调节平衡作用。

舒经通络

我们人体的肌肉组织方面经常不同生活工作造成的肌肉紧张软组织损伤如关节囊、韧带、筋膜损伤。

通过疏经通络改善病灶通畅气血津液的运行。如:骨关节病变、肌肉酸痛。

调血行气、活化细胞、排出毒素


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气血产生代谢“垃圾”刮拭到肌肤与组织间隙的体表,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谢活力。

调整大脑的意识和身体运动协调功能

刮拭手部和脚部相关穴位和反射区,可大大改善你的脑供血和意识功能以及运动协调。如中风、头晕发胀、高烧不退。

中医刮痧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不少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

因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与肌肉丰满者也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往往也不明显。

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最终只会伤害身体。

图片加载失败,点击重新加载
误区二: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一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宜;局部病变或者局部保健一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

此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误区三: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用刮痧治疗一次后症状基本消失。然而同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虚弱。

为什么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一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一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治疗。尤其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


因为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一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误区四:刮痧不会不适

刮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种简单的“推拿”,只有效果好不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症。其实,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刮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

医学上称这种不适为“晕刮”,“晕刮”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奏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急救。

结语:不是所有的病症都可以通过刮痧来治疗。在平时的时候,刮痧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刮痧不仅仅可以治疗感冒,对于女人护肤美容养颜也非常有帮助。但是刮痧也不可以太频繁,否则会产生依赖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