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侵袭性垂体瘤术后复发

2020年08月24日 78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磁共振成像对于提升侵袭性垂体瘤的的医学诊断价值。MRI检查中可以观察到普通肿瘤成像清晰均匀,信号强化后肿瘤边界清晰度随之提高,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完全相同。结论使用MRI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清晰直观地反映垂体瘤向周围组织的侵袭特点,分辨不同病理类型,有利于外科医生制定最佳手术治疗方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徐刚

治疗方针

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垂体泌乳素分泌型肿瘤,90%以上患者(无论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都可用多巴胺激动剂(短效制剂溴隐亭,长效制剂卡麦角林)控制PRL水平,使肿瘤体积缩小。溴隐亭治疗期间,应该逐渐增加溴隐亭的剂量,直到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后,调整剂量长期维持治疗。

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治疗主要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近几年生长抑素类似物长效制剂如长效奥曲肽、索马杜林等用于临床,使患者的依从性大为提高。此类药物可用于术后残余患者、放疗后GH尚未降低至正常的过渡治疗;对于伴有心衰、呼吸睡眠暂停、控制不良高血糖、高血压的患者,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可提供术前准备治疗的机会。                  

放化疗

由于垂体瘤属于腺瘤,本身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放疗后70%~80%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降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手术治疗

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垂体瘤的位置在鞍区,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所以手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的。目前手术方法有经蝶窦,开颅和伽马刀。                  

预后情况

无功能腺瘤的预后良好,腺瘤的预后较腺癌好。术前视力严重影响者术后恢复可能性小。

1.术后要注意适当休息,适当锻炼,恢复后定期复查,保持情绪稳定。

2.为了避免便秘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护理中注意给足饮水,防止便秘。

3.手术后三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都需复查,观察手术区域的动态变化,评价手术疗效。

饮食调理

坚持低脂肪饮食,常吃些瘦肉、鸡蛋及酸奶等食物。少吃辛辣及油腻的食物,不宜吃鲇鱼。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