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胎停流产后再难过,这些项目都要及时查!

2024年06月25日 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所以,如果种种原因,没能留住这个小精灵,准妈妈们往往会非常自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他。

其实流产的因素有很多,今天让我们来仔细讲讲,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反复流产?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筛查出真正的原因,然后及时规避呢?

自然流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 对于育龄期女性,发生1次自然流产的风险约为10%左右,如果仅有1次的自然流产,准妈妈们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也无需特殊筛查及处理,放松心情,做好孕前检查即可。

而对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就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关于RSA,既往我国定义认为与同一配偶发生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 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为RSA。但由于生育年龄增长,高龄孕妇越来越多,目前认为应将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定义为RSA。

所以,对于连续发生2次流产的准妈妈们就要充分的重视起来了,因为发生了2次的自然流产,如果不及时干预再发的风险高达40%-80%

对于RSA患者,建议到专门的生殖中心或者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咨询和就诊。

初次就诊时,夫妻双方需同时就诊,医护人员会仔细询问病史及家族史,主要包括夫妇双方的年龄、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手术史、有无内科合并症、有无传染病史以及其他既往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环境暴露、体重指数等。

同时,需记录有无不良生活方式及有无不良的环境因素暴露,此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因素评估。

根据目前研究,自身免疫异常与RSA的关系密切。

“免疫”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而胚胎种植于子宫及发育的过程,对于母体来说,是同种异体移植,正常情况下,母体对胚胎会通过精细的母-胎对话建立独特的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允许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直至分娩。

但如果母体的免疫系统出现了故障,无法识别正常的胚胎,而将胚胎当作外来物质进行排斥,就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所以,对于RSA患者,需常规进行自身免疫筛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等。


妊娠后,孕妇血液中促凝活血活性物质会增加,使妊娠期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但是正常的孕妇本身有一定的保护机制来防止血栓形成。但如果这种预防机制出现了故障,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胎儿的正常发育依赖于胎盘循环有足够的血液供应,而如果胎盘的血管形成小血栓,就类似于水管堵塞,流出的水必定减少,而血栓的形成也将导致胎盘的血供减少,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流产的发生。

所以,对于RSA患者,建议进行常规易栓症筛查,排查一下是不是因为胎盘小血栓的形成导致的流产。

染色体是我们的遗传物质,就像高级指挥官,指导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指令出现了问题,胎儿的生长发育就很容易出现故障。

据统计,3%~8%的RSA夫妇中至少有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多数染色体结构异常可导致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是造成自然流产的常见原因,流产发生的越早,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越高。


早期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以非整倍体为主,其中16-三体(12%~19%)、X单体(6%~10%)、22-三体(4%~10%)最常见。目前研究表明,胚胎染色体异常与母体年龄增加密切相关,年龄>35岁的妇女胚胎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达78%。

所以,建议进行夫妻双方外周血和流产组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胚胎需要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如果子宫这个“小房子”的形态或者发育异常,也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高达8.4%~12.6%的RSA患者存在子宫的异常,其中先天性的子宫异常包括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弓形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和先天性子宫颈机能不全等。


获得性的子宫异常主要包括子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肌瘤、Asherman综合征等。


建议对有RSA病史的妇女均应进行生殖道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进行MRI等影像学检查,对子宫解剖学进行评估,对怀疑有异常者需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妊娠期应加强子宫颈形态学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子宫颈机能不全。

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者内分泌紊乱,也可导致流产的发生。


所以对RSA患者,建议常规进行基础生殖内分泌检查(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泌乳素)、甲状腺功能以及血糖筛查。

反复流产确实是千万准妈妈的心头刺,颈上刀。每次怀孕别人是喜悦,她们是担心胆战和满心的祈祷,只希望这一次能安稳度过孕期,平安生娃。但是还请不要丧失信心,积极跟医生沟通、积极治疗,宝宝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