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流感高发季,感冒发烧怎么办?

2020年10月04日 88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流感高发季,感冒发热怎么办?



       今年上海入冬后,冷空气轮番来袭,再加上现在亚健康人群庞大,所以不仅老人孩子,很多年轻人也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现象。门诊经常有感冒发热的朋友围着我问到底是不是流感,反复强调家中还有老人孩子,马虎不得。因此,值此流感高发季,我们应对感冒发热的人群保持足够的关注,既要及时识别流感,又不要过度焦虑。今天李医生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流感的知识点。



一、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会有什么危害?


流感的定义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甲型、乙型或丙型流感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还包括前几年大家都很熟悉的禽流感等。流感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咽痛和咳嗽,还会有发烧、头痛和身体酸软等全身症状。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类似,但其传播性更强,而且发热、酸痛、发力等全身症状更明显

重症流感还可出现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流感的危害 

可以看下美国和全球的数据。美国季节性流感发病率大约为8%,每年因流感就诊人次大约400万-1500万。而在全球,每年高达20万-60万人死于流感导致的呼吸衰竭!


以上内容只是想提醒大家,认识流感、重视流感,不要有病不看,延误病情


二、哪些情况需要考虑流感?如何确诊?


急性高热伴咳嗽是成人门诊患者轻症流感最易识别的症状。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发热(温度≥38°C)和咳嗽与流感病毒阳性率明显相关,识别流感的最佳预测模型包括发热,咳嗽和肌痛。以上是流感最常见的症状,但是流感症状可能因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流感病毒类型或亚型而不同。


何时需考虑流感 


1、在流感高发季,所有伴有发热咳嗽的患者均应警惕流感的发生。尤其是伴有肺炎、慢性心肺疾病急性加重或新发的神经系统症状。此外还有诊断不明的严重、复杂呼吸道疾病和新发心血管疾病。

2、在非流感高发季,如有有流感患者接触史,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需要考虑流感。


如何确诊流感


流感的诊断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血常规,确诊需要从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因此,如果怀疑流感,先做一个咽拭子的初筛就好。


三、哪些人需要警惕流感的发生?




 流感高危人群

老、幼、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肥胖和养老院居住者。


轻症患者有自限性,可自行痊愈。

以下人群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1)儿童(<5 岁儿童,尤其是<2 岁儿童)

2)老年人(≥ 65 岁)

3)孕妇产妇

4)合并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

5)免疫功能低下

6)肥胖

7)居住在疗养院人群

其中,老年人死于流感的比例最高。



四、得了流感怎么办?


如是单纯的感冒,先在家观察24小时,高度怀疑为流感后再前往医院就诊。尽量白天就诊,就医时记得佩戴口罩。

1、家中隔离

家中出现流感患者,应该单间隔离时间至少5天,或者等待发烧和咳嗽症状消失48小时后再解除隔离。隔离并非完全不接触,而是使用单独的一套洗漱、餐具、就寝等器具。隔离的房间应定时通风。 

2、抗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但注意这些药物都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发热的治疗方法

不要使用捂汗的方式退热,尤其是儿童。退热首选物理降温,包括喝温开水和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等。发热高于38.5℃时,在使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可口服退热药。成人退热药可以使用泰诺林、布洛芬和乐索乐芬钠等,儿童退热药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4、咳嗽的治疗方法

干咳为主可以使用右美沙芬、桔梗氯化铵等咳嗽药水治疗。如果咳痰较多,可以考虑氨溴索、桃金娘油等化痰药。咳嗽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咳药物。


五、怎样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推荐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以及65岁以上老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如果接触过流感患者,那就洗澡换衣服后再接触家人。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4、减少感染机会: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外出尽量佩戴口罩。

5、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均衡的膳食营养。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短期做到的。下次李医生可以专门为大家进行一次讲座。


六、流感有那些误区?


门诊很多患者对流感的认识存在明显的误区,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加重病情。下面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 误区一:得了流感发热,只要吃感冒退烧药就可以了。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认为:流感发热只要吃感冒药或者退烧药就好了。诚然,轻症流感不吃药也可以自愈。但是重症流感,如果不及时就医,给予抗病毒治疗,感冒退烧药可能大大掩盖病情的进展,最终可能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引起严重的后果。

❉ 误区二:不管是谁,都要打流感疫苗,而且打一次流感疫苗,可以终身免疫流感!

       并非人人需要注射流感疫苗,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染流感的概率都是比较低的。但是流感高危人群(如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慢性心肺基础疾病患者等),需要在每年的流感季之前(九、十月份)开始接种流感疫苗,这样可以在当年的流感季起到保护作用。但是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保护作用,只会持续6-8个月,而且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所以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灭活的流感疫苗分为三价疫苗和四价疫苗,3岁以下接种三价疫苗,3岁和以上人群接种四价疫苗。

❉ 误区三:得了流感,吊点“消炎药”好得快!

       “消炎药”就是抗生素,仅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流感病毒并没有效。因此,“消炎药”并不能治疗流感。那为什么有些流感的患者,医生在抗病毒的同时使用抗生素,而且病情还会有好转呢。这是因为得了流感后,人体的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极易继发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就需要抗生素治疗了。因此任何抗生素的使用都必须在专业医生的医嘱下方可进行。

知识点!

1、流感不同于感冒,发热和酸痛等全身症状更明显,进展也更快。

2、高危人群在流感季出现发热咳嗽,需要警惕流感的发生。

3、怀疑流感及时就诊,服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

4、推荐高危人群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


作者介绍


                         

李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独立完成大量肺癌射频消融手术,熟练掌握哮喘支气管镜热成形手术,肺气肿活瓣肺减容等介入诊疗技术。德国海德堡大学“高级支气管镜研修班”毕业。先后任上海市呼吸学会青年学组委员和上海市呼吸学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肿瘤微创和介入学组委员。主持和参与国自然及上海市科委和卫生局课题5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1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0分。担任多本SCI杂志审稿人。参编《呼吸介入诊疗新进展》等专著4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