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二)

2017年03月09日 64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四、评估方法目前敏感性皮肤的评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主观评估首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受到触发因素刺激时皮肤是否容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对皮肤的敏感状况进行自我评估,自己得出是否为敏感性皮肤。可能的触发因素:①物理因素:如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日晒;②化学因素:如化妆品、清洁用品、消毒产品、维A酸等刺激性外用药、环境污染物(如雾霾、灰尘、尾气)等;③精神因素:如焦虑、抑郁等。
(二)半主观评估刺激试验作为一种半主观的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敏感性皮肤的判定,常用的有乳酸刺痛试验,辣椒素试验等。
11.乳酸刺痛试验: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方法之一,其中最经典的是涂抹法:在室温下,将10%乳酸溶液50uL涂抹于鼻唇沟及任意一侧面颊,分别在2.5min和5min时询问受试者的自觉症状,
按4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刺痛感,1分为轻度刺痛,2分为中度刺痛,3分为重度刺痛)。然后将两次分数相加,总分≥3分者为乳酸刺痛反应阳性。2.辣椒素试验:是常用来评价感觉神经性敏感性皮肤的方法。将直径为0.8cm的两层滤纸放置于一侧鼻唇沟外约1cm处及任意一侧面颊,将浓度为1×10‰辣椒素50uL置于滤纸上,询问受试者的感觉(1分为勉强可以觉察,2分轻度可以觉察,3分为中度可以觉察,4分为重度可以觉察,5分为疼痛)。如果受试者的灼痛感觉持续>30S,且程度≥3分者为阳性。(三)客观评估客观评估主要应用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测试,可较好反应敏感性皮肤的严重程度或治疗效果。
常用定量指标有:1.经表皮失水率:间接反映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敏感性皮肤该数值常增高。2.角质层含水量:敏感性皮肤者该数值常降低。3.pH值:敏感性皮肤pH值常升高。4.皮脂:主要检测皮脂腺来源的皮脂含量,敏感性皮肤皮脂量常降低。5.皮肤红斑指数:应用皮肤色度分光仪可间接测定皮肤表面红斑程度,敏感性皮肤的红斑相关参数常显著增高。6.局部血流速度和血流分布直方图: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局部血流状况,敏感性皮肤常有局部血流受阻表现。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需满足主要条件,次要条件供参考。
1.主要条件:主❶观症状:表现为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❷排除可能伴有敏感性皮肤的原发疾病如: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及肿胀性红斑狼疮等。2.次要条件:➀❶体征:皮肤出现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❷主观评估提示敏感性皮肤;❸半主观评估:乳酸刺激试验评分≥3分;或辣椒素试验≥3分;❹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测试提示皮肤屏障功能有异常改变。六、治疗总体原则是强化健康教育、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控制炎症反应等,以提高皮肤的耐受性。(一)健康教育敏感性皮肤极易反复发作,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应尽可能避免各种触发因素,如日晒、进食辛辣食物、饮酒、情绪波动、密闭的热环境等,避免滥用化妆品。定期治疗与随访,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治疗,保持耐心,树立信心,使皮肤能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二)合理护肤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重要措施。合理护肤要遵循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的原则。宜选用经过试验和临床验证,安全性好的医学护肤品。禁用祛角质产品,宜用温水洁面,每日洁面次数不宜过多。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的医学护肤品。
(三)物理治疗1.冷喷、冷膜及冷超:对热刺激敏感的患者,可通过低温物理作用,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3.红光、黄光:红光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屏障修复的作用;黄光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降低末梢神经纤维兴奋性。对于敏感性皮肤的各种症状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4.强脉冲光及射频:强脉冲光可通过热凝固作用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对表皮细胞的光调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缓解皮肤敏感症状。射频可刺激真皮I、Ⅲ型胶原增生,提高皮肤的耐受性。
(四)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酌情配合药物治疗,对于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显著者可选择抗炎、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者可酌情使用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