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胃食管反流病科普介绍

2018年12月17日 81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食管反流病
【发病机制】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食管清除功能下降、食管粘膜屏障减弱。
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
【临床表现】
反流症状为主:
反酸、胃灼热、嗳气。
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
胸痛,吞咽困难,与体位有关。
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
咳嗽、哮喘、咽喉炎,严重者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其他症状:
咽部不适,异物感。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癌前病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 最准确, 判定程度,有无并发症,鉴别诊断;内镜下分级。
24小时食管PH检测。
食管钡透。
食管测压。LES压力<6mmHg易反流。
【诊断】
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的表现+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如有症状,但内镜检查阴性,可行24小时食管PH检测。
【治疗】
一般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减少腹亚增高因素,避免拮抗剂。
药物治疗
促动力药;抑酸药(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
维持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最好。
手术治疗
胃底折叠术。
并发症治疗
食管狭窄:内镜下扩张;
Barrett食管:质子泵抑制剂长程维持,加强随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