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密切关系

2017年01月24日 50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过敏性鼻炎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哮喘发病难控密切相关。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密切关系来源于呼吸道的连续性和发病机制的相似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约40%最终可发展为哮喘;而74-81%的哮喘病人可同时合并有过敏性鼻炎。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先后有学者提出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allergicrhinitisandasthmasyndrome,CARAS)、哮喘-鼻炎关联症(asthma-rhinitisassociation)、过敏性鼻-支气管炎(allergicrhinobronchitis)、联合呼吸道(unitedairway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airwaycoughsyndrome)等类似概念。最近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综合了读者反馈,已经将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以正式病名列入该组织网站的关键词,正式提出了这个新的医学诊断术语;并认为上、下呼吸道疾病需要整体对待,进行联合诊断和联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和2008年先后两次组织全世界包括耳鼻喉、变态反应和哮喘专业的30多位专家,召开了关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会议,并制定了《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和ARIA2008修订版(ARIA2008update),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联合诊断、联合治疗和联合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际上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多发病。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根据WHO的数据,目前全球有2.5亿人罹患过敏性疾病,且该病发病率持续迅猛上升。WHO已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需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则是过敏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作为一个综合征,我们可以发现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有一系列相似的症状,其中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症状是最主要的,除此之外许多患者可能还包括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炎和湿疹的症状。
       在过去的医疗过程中,患者患有上述疾病或症状时,可能需要分别到耳鼻咽喉科、眼科、内科和皮肤科等几个科室就诊。其实从鼻腔到细支气管的整个呼吸通道均属于同一气道范畴,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鼻-鼻窦、咽喉等上呼吸道病变属于耳鼻咽喉科诊治范畴,而气管和支气管等在内的下呼吸道病变则属于呼吸科范畴,本来属于同一种疾病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被现代医学人为的分成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咽炎和湿疹等而给予分别治疗。由于所有的这些疾病均由Ⅰ型变态反应引起,所以当这个跨学科的概念提出后,上述相关科室的医生都应该完善和补充相关的知识,当患者出现其中一个症状时,应该马上联想到患者有可能还会伴有另外几个症状,并将所有的症状统一起来进行观察、诊断、治疗和研究。同时各科医生应该意识到无论过敏性鼻炎还是哮喘或湿疹,实际上都是一类系统性疾病,治疗上应有整体观念。特别是呼吸科医生,应该把过敏性鼻炎看做哮喘的早期症状,严格讲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应把过敏性鼻炎看作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一部分。就此,国际上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免疫治疗或治疗措施中认为:在过敏疾病例如过敏性湿疹、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及反复发作的过敏性咳嗽和哮喘发生时,人体内的免疫调节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连续产生和分泌特异性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可补充参与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的调节活性抗过敏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台敏乐复合抗过敏益生菌。这种极少数的抗过敏功效的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整体观念有利于控制鼻部炎症向下呼吸道的发展,达到防治哮喘发生的目的;对哮喘患者而言,通过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有效的预防哮喘的复发。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表明,18%哮喘患者未必真正合并有过敏性鼻炎,34%的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从未接受过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说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普遍存在诊断和治疗不足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呼吸科还是耳鼻喉科医生,都应认识到过敏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可增加哮喘的控制难度。大量研究证明,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可明显改善下气道炎症,使哮喘控制获益,哮喘的发作率和急诊率可明显减少。EPOS2012指南将鼻腔冲洗与鼻用激素两者均作为过敏性鼻炎的A类用药推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