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妈妈看过来,宝宝腹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020年05月27日 8169人阅读


婴儿腹泻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形状异常,便下稀薄或呈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为特征的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婴儿腹泻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夏秋两季发病率高,2岁以内易患病,若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当,可影响孩子生长及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婴儿腹泻都有哪些病因和表现呢?


01

 伤食型


婴幼儿脾胃功能薄弱,若孩子喂养不当,比如饥饱无常、乳食无度、突然改变食物性质、饮食不洁等等,就会损伤脾胃从而导致升降失调、运化失职、最终产生腹泻。


这类腹泻一般的表现为腹痛腹胀,泄泻量多,酸腐秽臭,常伴有不消化食物残渣,口臭嗳酸,口渴纳少,呕吐酸溲,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指纹沉滞,色紫。


02

外邪型


寒、热、湿之邪都有可能会引起泄泻,以湿邪引起发病为多见。寒、热邪常与湿邪合邪为病。寒、热、邪、寒湿、暑湿、湿热之邪一般从表入里或直接入里,损伤到了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最终腹泻。


这里分为两种病症的体现,第一种是寒湿型,便稀多沫,甚如水样,色淡臭味小,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可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指纹色红或淡红。


另一种是湿热型,腹痛即泻,大便黄褐热臭,一日十余次,可表现为暴注下迫,便如水样,亦可为泻下粘滞不爽。肛门灼热发红,身有微热,烦躁口渴,尿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红。

03

脾虚型


小孩子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气相对较多,所以脾胃负担较重,谓之脾常不足,构成泄泻发生的内在因素,若长期饮食失调或者大病久病之后失调就会出现脾阳不振、消化腐熟水谷功能失常、水谷不分并走大肠最终导致泄泻。


这类腹泻的特点 是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或食后即泻。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有大量奶瓣及食物残渣,日泻数次至十余次,食欲不振,精神疲惫,睡时露睛,面黄唇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指纹淡红。


怎么样能够改善以上这些症状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几招中医推拿。


⑴ 伤食型: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以健脾消食,调腑止泻。

⑵ 寒湿型:推三关,揉外劳宫,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化湿,温中止泻。

⑶ 湿热型(包括暑湿泻):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以清热化湿,调腑止泻。

⑷ 脾虚型: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益气,固肠止泻。


0